賽制
春訓及熱身賽
每年春訓於二月中開始,春訓地點位於佛羅里達州或亞利桑那州。依春訓地點不同,三十支球隊分為二個聯盟:仙人掌聯盟和葡萄柚聯盟,進行熱身賽至三月底。由於佛羅里達州盛產葡萄柚故稱葡萄柚聯盟,亞利桑那州以仙人掌著稱,故稱仙人掌聯盟
葡萄柚聯盟(佛羅里達州)
葡萄柚聯盟(Grapefruit League,佛羅里達州)
美聯球隊
- 巴爾的摩金鶯(羅德岱堡球場,羅德岱堡)
- 波士頓紅襪(棕櫚市公園,麥爾茲堡)
- 底特律老虎(Joker Marchant球場,湖地市)
- 休士頓太空人(奧西奧拉郡球場,奇士米)
- 明尼蘇達雙城(漢默德球場,麥爾茲堡)
- 紐約洋基(喬治·M·史坦布瑞納球場,坦帕)
- 坦帕灣光芒(夏洛特運動公園,夏洛特港)
- 多倫多藍鳥(頓內丁球場,頓內丁)
國聯球隊
- 亞特蘭大勇士(冠軍球場,迪士尼世界碧幽那湖)
- 邁阿密馬林魚(羅傑·迪恩球場,朱庇特)
- 紐約大都會(傳統球場,聖露西港)
- 費城費城人(聰明屋球場,清水市)
- 匹茲堡海盜(麥肯契尼球場,布雷登頓)
- 聖路易紅雀(羅傑·迪恩球場,丘比特)
- 華盛頓國民(太空海岸球場,維埃拉)
仙人掌聯盟(亞利桑那州)
仙人掌聯盟(Cactus League,亞利桑那州 )
美聯球隊
- 芝加哥白襪(駝背牧場,格蘭岱爾)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固特異球場,固特異)
- 堪薩斯市皇家(驚奇球場,驚奇市)
- 洛杉磯天使(坦帕魔鬼球場,坦帕)
- 奧克蘭運動家(鳳凰城市立球場,鳳凰城)
- 西雅圖水手(皮奧利亞運動園區,皮奧里亞)
- 德克薩斯遊騎兵(驚奇球場,驚奇市)
國聯球隊
- 亞利桑那響尾蛇(圖森電力公園,圖森)
- 芝加哥小熊(霍霍坎公園,梅薩)
- 辛辛那提紅人(艾德·史密斯球場,薩拉索塔)
- 科羅拉多洛磯(海·寇貝特球場,圖森)
- 洛杉磯道奇(駝背牧場,格蘭岱爾)
- 密爾瓦基釀酒人(瑪麗維爾球場,鳳凰城)
- 聖地牙哥教士(皮奧利亞運動園區,皮奧里亞)
- 舊金山巨人(斯科茨代爾球場,斯科茨代爾)
例行賽
例行賽於4月初展開。每支球隊在球季中要打162場比賽,與同一對手的交手次數則不一定,通常來說,以所屬分區的其他球隊會最多次。從1997年開始有了跨聯盟比賽,一個球隊和另一聯盟的對手要交手12至18場,比賽不採和局制,以勝率決定分區的排名,各區勝率最高者為該區冠軍。
世仇:
- 波士頓紅襪對紐約洋基
- 休士頓太空人對德克薩斯遊騎兵(孤星大戰)
- 洛杉磯道奇對舊金山巨人(從紐約一路糾纏到加利福尼亞州)
- 芝加哥小熊對聖路易紅雀(Brock for Broglio)
- 費城費城人對匹茲堡海盜(賓夕法尼亞州)
明星賽
- 每年7月舉行國聯和美聯明星賽,由各城市輪辦。主場則依照該城市之球隊附屬聯盟決定,通常為兩聯盟輪流。2003到2016年間,哪個聯盟的明星隊獲勝,當年該聯望冠軍享有世界大賽的主場優勢。從2017年開始,大聯盟世界大賽主場優勢不再由明星賽的勝負決定,根據新版勞資協議,改比較美聯與國聯球隊全年戰績,由戰績最佳的球隊取得世界大賽主場優勢,明星賽的勝隊將獲得獎金[20]。
分區冠軍附加賽
- 若二隊並列分區第一,該二隊加賽一場決定冠軍,但若加賽落敗者可參加外卡賽,則取消加賽,由對戰成績決定分區冠軍。
- 若有三隊以上並列分區第一,則安排單敗淘汰賽。
外卡隊
- 外卡是各球團除了分區冠軍之外參加季後賽的另一途徑,由例行賽除分區冠軍外勝率最高的二支球隊加賽一場是為外卡殊死戰,勝者為外卡隊。
- 若有多隊勝率相同且無分區領先者,則以與分區冠軍附加賽相同的方式決定外卡賽的參賽權。
- 若有多隊勝率相同但部份球隊並列分區第一,則先引用分區冠軍附加賽規則決定分區冠軍,未取得分區冠軍的球隊再以單敗淘汰賽決定外卡賽的參賽權。
單敗淘汰賽
- 三隊:A、B對戰(A主場),勝者隔天在主場迎戰C,勝者晉級。參賽球隊對戰勝率較佳者先選擇位置,若對戰成績相同則抽籤決定選擇順序。
- 四隊:A、B對戰,C、D對戰,勝者隔天對戰,勝者晉級。對戰組合和主場由抽籤決定。
- 五隊以上:目前沒有規範。
跨聯盟賽事
1997年為了刺激市場,大聯盟首次舉行跨聯盟比賽,當時賽程安排是兩聯盟同區球隊之間對打,2002年開始採用一種新規則決定跨聯盟比賽的對手,原則上採分區輪替制,例如2002年,美聯東區至國聯西區比賽;美聯中區至國聯東區比賽;美聯西區至國聯中區比賽,隔年輪換(主場則是一年國聯,一年美聯),但某些賽事例外(下述)。跨聯盟賽事安排於每年的六月進行。這項制度使得以往只有在春訓熱身賽和世界大賽才能碰面的球隊在季賽也有交手的機會,也製造了更多的話題。其中最受到注目的是同城市或同州的球隊,這些球隊每年均有固定的對戰進行(三場主場,三場客場):
- 地鐵大戰(Subway Series):紐約洋基對紐約大都會。地鐵大戰得名於二個球隊的主場地恰好均位於地鐵站旁,球迷可以直接坐地下鐵來回球場。
- 柑橘大戰(Citrus Series):坦帕灣光芒對邁阿密馬林魚。柑橘是佛羅里達州的特產。
- 風城大戰(Windy City Showdown)或跨城經典賽(Crosstown Classic):芝加哥白襪對芝加哥小熊。芝加哥別名風城,白襪主場地位於城南,小熊主場則在城北。
- 俄亥俄盃(Ohio Cup):克里夫蘭印地安人對辛辛那提紅人。二城均屬俄亥俄州。
- 灣區大橋大戰(Bay Bridge Series):奧克蘭運動家對舊金山巨人。二城均位於舊金山灣區,以灣區大橋相連。
- 高速公路大戰(Freeway Series):洛杉磯安那罕天使對洛杉磯道奇。二座球場均在高速公路旁,以5號州際公路相連。
- 70號州際公路大戰(I-70 Series)或索證之戰(Show me series):堪薩斯市皇家對聖路易紅雀。堪薩斯市與聖路易均位於密蘇里州,該州暱稱為索證州(The Show Me State)。二城以70號州際公路相連。
- 首都外環高速公路大戰(Beltway Series):巴爾的摩金鶯對華盛頓國民。巴爾的摩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
- 在蒙特婁博覽會未遷至華盛頓特區前,蒙特婁博覽會和多倫多藍鳥之間的對戰稱為皮爾森盃(Pearson Cup)[21]。
- 2013年球季德克薩斯遊騎兵對休士頓太空人的春訓熱身賽之間的對戰稱為孤星大戰(Lone Star Shootout)。德克薩斯的別名是「孤星州」。
其中聖地牙哥教士與西雅圖水手雖非同城或同州球隊,每年亦有固定對戰進行。而休士頓太空人已於2013年球季加入美國聯盟。
2013年球季開始,除每週一與四之外,每天均有跨聯盟比賽。因賽程的緣故,有些跨聯盟比賽從三連戰縮短成二連戰。
季後賽
主條目:美國職棒大聯盟季後賽季後賽每年10月例行賽結束後舉行,由二聯盟各區(東、西、中三區)冠軍及其聯盟中除分區冠軍外及各聯盟最佳勝率前2名者(外卡)參加,共計十隊。 季後賽採淘汰制,四輪的名稱分別為:外卡驟死賽、分區賽、聯盟冠軍賽和世界大賽。 外卡驟死賽為單場,分區系列賽五戰三勝,之後聯盟冠軍賽與世界大賽則為七戰四勝制。對手分配採下列規則:
- 二聯盟分開,因此最後的決賽(即世界大賽)一定是由一支國聯和一支美聯球隊交手。
- 分區賽是由戰績最好的分區冠軍對上外卡驟死賽的勝隊,另一組則是其他的二個分區冠軍對戰。
- 交戰對手戰績較佳者享有主場優勢,外卡隊不論戰績均沒有主場優勢(世界大賽除外)。
- 世界大賽的主場過去是兩個聯盟輪流。自2003年起,改成由明星賽勝利的一方有主場優勢。
- 2012年賽季起,外卡名額由一隊增加為兩隊(即美聯及國聯各取除分區冠軍外勝率最高的二隊),各聯盟內之外卡第一名及第二名須先進行單場的淘汰殊死戰,勝隊方可出線為外卡隊與分區冠軍球隊進行五戰三勝制之分區賽。